介质损耗测试仪是用于测量高压电力设备绝缘介质损耗角正切值(tgδ)及电容量(Cx)的高精度仪器,广泛应用于发电厂、变电站、实验室及工业现场,是评估绝缘材料性能、检测设备缺陷的核心工具。
该仪器通过测量电介质在交流电场下的能量损耗(即介质损耗),反映绝缘材料的劣化程度。当电介质施加交流电压时,电压与电流间存在相位差,其余角δ称为介质损耗角,tgδ值直接衡量损耗大小。仪器采用标准回路(内置高稳定度标准电容器)与被试回路(被测设备)对比测量,通过矢量运算得出试品的电容值和介质损耗值。
一、高压测试电源模块
功能:为被测绝缘材料(如变压器、电缆、套管等)提供测试电压,模拟其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电场环境,是触发介质损耗信号的核心部件。
关键参数:
输出电压范围:通常为0~10kV(或更高,如0~50kV),可分档调节(如0.5kV、1kV、5kV、10kV),适应不同设备的测试电压需求(如低压设备用1kV,高压套管用10kV)。
电源频率:支持工频(50Hz/60Hz)和异频(如45Hz、55Hz)输出,其中异频电源用于避开现场工频干扰,提升抗干扰能力。
保护设计:内置过压、过流保护电路,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或回路电流异常时,自动切断输出,防止设备损坏或触电风险。
二、测量电桥模块
功能:基于“西林电桥”原理(或改进型电桥),通过对比被测样品(Cx)与标准电容(Cn)的电流相位差,计算介质损耗角正切值(tanδ)和电容值(Cx)。
核心组件:
标准电容(Cn):高精度、低损耗的参考电容(通常为100pF~1μF),其tanδ值需远小于被测样品(如<0.001%),确保作为基准的准确性。
平衡调节单元:包括电阻臂(R3)、电容臂(C4)等可调元件,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(此时流过检流计的电流为零),实现精确测量。
检流计/信号检测器:用于检测电桥平衡状态的微小电流信号,分辨率可达10⁻¹²A,能捕捉微弱的相位差变化。
三、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
功能:对电桥输出的微弱信号(电压、电流)进行放大、滤波、数字化转换,并通过算法计算tanδ和Cx值。
关键组件:
信号放大电路:将微小的检测信号(如mV级)放大至伏级,便于后续处理。
滤波单元:包括硬件滤波(如低通滤波器,抑制高频噪声)和数字滤波(如傅里叶变换、小波变换),消除现场电磁干扰(如谐波、脉冲信号)。
A/D转换器:将模拟信号(电流、电压的幅值和相位)转换为数字信号,采样率通常≥1MHz,确保相位测量精度(如相位分辨率达0.001°)。
微处理器(MCU/CPU):核心计算单元,运行测量算法(如相位差计算、电容值换算),处理速度直接影响测量效率(如1秒内完成一次高精度测量)。
四、控制与操作模块
功能:实现人机交互,控制测试流程(如电压调节、频率选择、模式切换),并显示操作状态。
组成部分:
控制面板:包括按键(如“启动”“停止”“电压调节”)、旋钮(用于参数设定)或触摸屏,支持手动或自动操作。
嵌入式软件:固化在仪器内部的程序,控制测试步骤(如预热、校准、数据采集、计算),并支持故障诊断(如“接地不良”“电压异常”提示)。
接口模块:用于外部控制或数据传输,如USB接口(导出数据)、RS485/以太网(远程控制)、蓝牙/WiFi(无线传输,适用于现场移动测试)。
五、数据存储与显示模块
功能:存储测试数据并直观展示测量结果,方便记录和分析。
组成部分:
存储器:通常为Flash芯片,可存储数千条数据(含时间、环境温度、湿度、设备编号等信息),部分型号支持外接U盘扩展存储。
显示屏:多为LCD或OLED屏,显示tanδ值、Cx值、测试电压、频率、环境参数等,部分高d型号支持图形化显示(如趋势曲线)。
六、外壳与安全防护模块
功能:保护内部电路,确保操作人员安全,同时减少外部电磁干扰。
关键设计:
屏蔽结构:外壳采用金属材质(如铝合金),内部电路采用多层屏蔽(如铜箔包裹),防止外部电磁信号(如变电站工频电场)侵入,同时避免内部信号外泄干扰其他设备。
绝缘防护:高压输出端与低压控制部分之间采用高强度绝缘材料(如环氧树脂)隔离,绝缘电阻≥1000MΩ,确保高压安全。
接地端子:强制接地设计,将外壳和内部参考地连接至大地,消除静电干扰并保障人身安全。